<em id="pzppd"><address id="pzppd"><nobr id="pzppd"></nobr></address></em>

<noframes id="pzppd"><form id="pzppd"><nobr id="pzppd"></nobr></form>
<listing id="pzppd"><listing id="pzppd"><menuitem id="pzppd"></menuitem></listing></listing>
<form id="pzppd"></form>

<address id="pzppd"></address>

    長安網

    省直網站
    長安網群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传媒有限公司-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无码-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87
    <em id="pzppd"><address id="pzppd"><nobr id="pzppd"></nobr></address></em>

    <noframes id="pzppd"><form id="pzppd"><nobr id="pzppd"></nobr></form>
    <listing id="pzppd"><listing id="pzppd"><menuitem id="pzppd"></menuitem></listing></listing>
    <form id="pzppd"></form>

    <address id="pzppd"></address>

      切斷伸向“江底黃金”的黑手!

      發布時間: 2023-08-21 文章來源: 央視《今日說法》 鹽城市檢察院 建湖縣檢察院 作者:

        長江非法采砂為何屢禁不止?給生態環境帶來哪些危害?如何以法之名更好為長江披上最堅實的“護甲”?

        2022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實施一周年之際,江蘇省建湖縣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3·07”長江安徽段特大非法采砂案一審宣判,張某某、馬某某等33名被告人因犯非法采礦罪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分別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一年不等刑罰,并處罰金。

        其中,14名被告被判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懲罰性賠償等共計558.57萬元,并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白天分散休息,深夜至凌晨時分,利用非法改裝的隱形吸砂泵船在江中伺機作案。盜采船只附近設置小快艇“流動哨”進行望風,稍有風吹草動,便迅速逃離現場。為不留犯罪痕跡,使用虛擬的手機卡,現金交易……

        這樣一個盤踞在長江上的改裝、盜采、過駁、運輸、銷售全鏈條非法采砂犯罪團伙,最終被繩之以法。

        檢察機關指控,2021年3月至7月,被告人張某某等32人事前通謀結伙,采用“采運銷一體”的模式,利用非法改裝的隱形吸砂泵船,在長江安徽省銅陵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下斷面之間,非法采運江砂46000余噸。被告人馬某某明知江砂系盜采,仍收購1700噸并出售。

        該案系2021年3月1日我國首部流域專門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頒布施行后,發生在長江上的一起特大非法采砂案,由最高檢跨省指定管轄并與公安部聯合掛牌督辦。

      圖片

        本案案發地在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下斷面之間。

        淡水豚保護區是以灘涂濕地為主的大陸淡水濕地型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條件對江豚等野生動物進行異地養護的場所,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非法盜采江砂,不僅導致江砂資源、河床結構破壞,也對包括江豚在內的長江生態、生物資源造成損害,必須貫徹損害擔責、全面賠償原則。

        經司法鑒定機構出具技術評估報告,采砂行為除了造成河床結構損害490萬余元外,還造成魚類資源損害、底棲生物資源損害、生物多樣性服務價值損害等生態損害24萬余元。

        建湖縣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在對33名被告人全面指控犯罪的同時,對其中船主、出資人等14名主犯訴請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同時對有前科劣跡的張某某、鮑某某二人,訴請另行承擔一倍生態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責任。

        2022年3月1日,經法院審理并當庭宣判,支持檢察機關的全部公益訴訟請求。33名被告人均未上訴。

        長江江砂不僅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長江魚類和底棲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棲息地,兼具經濟資源屬性和生態功能價值。

        建湖縣檢察院在辦案中,突破傳統補償性責任訴求,嘗試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有前科劣跡的2名被告單獨訴請承擔懲罰性賠償,實現檢察公益訴訟對生態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戒和預防功能。

         
      供稿:
      責編:丁平
      【加入收藏】 【關閉窗口】 【打印此文】
      長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