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盯人”到“網管人”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矯正”興化樣板
發布時間: 2023-08-09 文章來源: 江蘇法治報 作者: 施為飛
今年7月24日,社區矯正對象李某在興化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科副科長王寶發的指導下,借助自助矯正終端設備迅速辦理了報到登記手續,全程不到10分鐘。
“這在以前,至少需要一個小時。自從智慧矯正終端投入使用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蓖鯇毎l感慨道。
王寶發提到的智慧矯正終端,正是江蘇法治報對標司法局智慧矯正創建標準研發的國內首款國標自助矯正終端。該設備具備語音式菜單導航、語音對話自動生成談話筆錄、高拍儀讀取文本信息自動整理錄入省司法廳系統、矯正對象自助入矯宣誓、多人談話智能識別、無感知聲紋采集等前沿科技,凝聚了江蘇省智慧矯正領域的集體智慧。
興化是全國聞名的農業和人口大市。興化市800多名社區矯正對象,分布在全市26個鄉鎮和街道,人數多、分布散、流動性廣、監管難度大是制約該市社區矯正工作發展的“瓶頸”。對此,興化市司法局十分重視,在銜接、考評、幫扶、解矯和預防重新犯罪等諸多方面,嘗試了大量創新性的工作,其中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責任倒查制度、社區矯正“語音傳呼”系統、社區矯正指紋頭像考核管理系統等做法在全省均屬首創。
特別是2022年,興化市司法局以“智慧矯正中心”建設為契機,全力推動社區矯正中心提檔升級,打造了場所獨立、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標準化矯正中心。建成后的智慧矯正中心劃設三區十八室,裝配自助矯正終端、教育學習設備、心理矯正設備以及遠程視頻督察設備等。將社區矯正規范化建設與智能“云管理”模式互聯共享,構建“智能管、精準矯、云端學、鏈上考”的信息化工作體系。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數字元素,賦能示范區社區矯正高質量發展,初步實現矯正教育精準化、科學化,監管方式智能化、信息化。從而推動社區矯正工作從人工管理到網上管理、從崗位管理到智能化管理,從粗放管理到精細化管理,確保對社區矯正對象“聽聲、見面、定位、畫界、查軌、告警”,不斷提升社區矯正工作智能化水平。
7月24日,興化市司法局社區矯正中心工作人員和安豐司法所工作人員駕駛移動執法車到社區矯正對象常某所在村為其現場辦理入矯手續,將原本只能在社區矯正中心進行的入矯宣告搬到家門口。
原來當天是常某到社區矯正中心報到的日子,但由于常某身體突發不適,無法前往。社區矯正中心了解情況后,充分發揮智慧矯正指揮平臺優勢,科學運用移動執法車、移動執法終端,到其所在村委會進行現場接收、宣告。這一幕,興化市社區矯正中心負責人通過指揮中心的大屏幕看得一清二楚。
2022年,興化市司法局緊扣“智慧矯正中心”建設任務要求,通過社區矯正指揮系統向下延伸、聯網運行建成戴南、安豐兩個社區矯正分中心,開展遠程視頻督察、集中教育培訓、動態分析研判、應急指揮處置。不僅如此,興化市司法局還將社區矯正指揮中心與司法局指揮中心合并優化,完善視頻監控、指揮調度、工作督查等功能,興化市所有司法所全部實時可視,社區矯正日常管理和業務辦理實現網絡化高效執行。
“以前全靠‘人盯人’,為避免脫管、漏管情況,大家工作量非常大?,F在,我們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移動設備信息化核查,有了‘這張網’,不僅可以實時定位、跟蹤管理、查詢歷史軌跡,系統還會自動報警和備案?!迸d化市司法局副局長周余杰對江蘇法治報智慧化產品給予高度肯定。
【主官點評】
強化科技支撐,提高教育矯正質量
興化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彪:
興化市司法局圍繞省司法廳社區矯正“一三三”工作模式,強化科技支撐,聚焦監管、教育、幫扶三大核心任務,多維度提升社區矯正服務的數字化水平。
堅持高標準打造“智慧矯正中心”。不斷推進實戰化運用,充分發揮社區矯正“智慧平臺”和省政法業務協同平臺數據匯聚作用,運用信息化核查、電子定位、遠程督察、協同監管等手段,確保對社區矯正對象“聽聲、見面、定位、畫界、查軌、告警”,實現智能監管。堅持高水平提升教育效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空中課堂”,健全“菜單式”學習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配課”模式,完善“點課、約課、補課”等形式,實現課程資源多元化、內容推送個性化、效果反饋實時化。線下依托政法“五老”志愿者、強制隔離戒毒所等開設“社區矯正巡回講堂”,精心準備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禁毒宣傳等多樣化課程。堅持高精準愛心幫扶救助。通過智慧平臺心理健康測評管理系統,實行分類分級干預策略,全流程閉環式推進社區矯正對象的心理矯治工作,實現數字化心理幫扶。通過線下網格融合,動態發現困難幫教對象,及時幫助困難對象解決實際困難。
通過數字賦能不斷提高教育矯正質量,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幫助其成為守法公民,預防和減少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