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息、無抵押、快速放貸,你心動了嗎?
發布時間: 2023-10-10 文章來源: 海門政法 作者:
以技術公司為幌子,在國外架設服務器,開發借貸APP,在國內以無利息、無門檻吸引被害人貸款,通過電話、短信騷擾等“軟暴力”收取高額“服務費”“續期費”以牟取暴利。近日,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套路貸”詐騙案件獲法院一審判決。
陳某了解到網貸賺錢,便投資成立技術公司,讓施某帶隊開發了多個網貸軟件,并在緬甸搭建了服務器,隨后成立推廣、放款、財物、催收等部門,組織人員散播廣告,虛構零利息事實,以無抵押、放款快等各種便利條件引誘被害人貸款,一旦下載軟件申請貸款便已落入圈套,手機內的通訊錄等隱私內容會被獲取,隨后軟件平臺肆意扣除虛增的高額“服務費”,同時推送公司開發的不同貸款軟件,誘導被害人在多個套路貸軟件及商戶之間用以貸轉貸的方式來壘高債務。
“借了90萬,還了100萬,還欠平臺200多萬,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北缓θ送跄痴劶敖杩畹氖氯允趾笈?。借款到手便已被扣除30%左右的“服務費”,還款期限僅有一周左右,時間緊壓力大,不少人短時間內無法還款,便在不同貸款軟件中不斷借款,拆東墻補西墻,殊不知幕后均是同一個放貸公司。一旦借款人債務越壘越高,無法還款,催收人員便以電話、短信持續騷擾威脅被害人及親屬朋友,不但被害人“社死”,親朋也不勝其擾,不少被害人賣車賣房,全家湊錢,甚至有人留下遺言準備自殺。
“借款人在公司開發的網貸軟件上借錢的時候,里面有名字、logo不同的借款渠道,借款周期很短,每次收取30%左右的費用,一旦第一個借款渠道還不上錢,可以到第二個借款渠道上繼續借錢去還第一個渠道里的錢款,以此類推,就是這個方法賺錢?!泵鎸τ崋?,陳某如實供述了其通過放貸非法獲利的“套路”,各個貸款軟件平臺獲取詐騙金額共人民幣三百三十余萬元。
而開發貸款軟件的技術人員,雖未參與實際網絡詐騙,卻被詐騙團伙豢養,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樣被追究了刑事責任。
承辦檢察官在案發后迅速介入案件偵查,參與案件研討,及時了解案件偵破進展,對電子數據取證、主觀明知認定等方面的偵查取證工作發出工作建議,對上述該類案件從嚴、從重打擊。檢察機關在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關和法律適用關的同時,對技術人員涉嫌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及部分非法出境人員涉嫌的偷越國(邊)境罪認真審查,實施一攬子打擊;并通過釋法說理,促使被告人認罪認罰,真誠悔罪,最終19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至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至十萬元不等的刑罰。
檢察官提示
套路貸打著民間借貸的幌子,虛構各種優惠及便利條件,引誘被害人借款,而后通過收取后續費用,以貸轉貸壘高債務等方式非法占有他人財產,嚴重擾亂了金融秩序,侵害了被害人的財產權益。大家切莫輕信無息、無抵押等看似誘人的貸款廣告,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理性借貸,從正規渠道取得貸款,發現被騙及時報警,莫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